吳文傑醫師

能做一百分就不做八十分! 南北奔波不辭苦的腸胃科名醫
吳文傑醫師專訪

吳文傑醫師,現任員榮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員榮醫院胃食道逆流中心主任。經歷包括日本國立癌病中心消化內視鏡科及放射線科研究員、林口長庚醫院內視鏡科研究員臺灣大學附設醫院內視鏡科研究員、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專任主治醫師。主治項目: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食道熱射頻燒灼術、消化性潰瘍以及胃食道逆流、發炎性腸道疾病、消化道癌檢查及治療、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治療、超音波、胃鏡、大腸鏡、早期消化道內視鏡治療



能做一百分就不做八十分! 南北奔波不辭苦的腸胃科名醫──吳文傑醫師專訪


潮健康/主筆室


初見吳文傑醫師時,是在電視臺的攝影棚。記者臨時「突擊」,邀他在後台受訪。沒想到他一口答應,俐落地將外套交給助理,然後就對著鏡頭,談起他最熟悉的「胃食道逆流」。


「門太鬆、壓力大、太敏感!」簡單九字,精準總結胃食道逆流成因。每回訪談,絕不拖泥帶水,如同一場流暢細膩的內視鏡手術,「無痛」解決所有病患的疑難。


採訪結束,吳醫師對記者一揮手,又趕往下一個行程。步伐如飛,瀟灑自若。



吳文傑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分享人生故事


爽朗陽光擅畫畫  意外受傷開啟學醫之路

很難想像,爽朗陽光的吳文傑醫師,其實藝術細胞相當發達,從小還是美術能手。就讀武陵高中時想過成為建築師,第一志願是成大建築系。沒想到,高三一場意外受傷見血的經驗,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方向。

「到我自己受傷才發現,幫助受傷的人,是很有意義的事情!」那天是二類組申請轉讀三類組的最後一天,他就在當天報名轉組,開啟了邁向醫學系的道路。

然而,這條路並沒有原先想的順遂。

距離考試只有一年時間,轉讀三類組等於一年要讀別人兩年的書,吳文傑醫師笑說,那年數學考得很差,只考到陽明的醫療放射系,於是半年後又再重考,才順利考上北醫。

如此艱辛曲折,也要踏上從醫之路,其實與家人有關。吳文傑醫師的爺爺罹患胰臟癌,最後因病離世。當長輩纏綿病榻之際,親人的焦急憂慮,他都看在眼裡。他想,如果自己幫得上忙就好。

幫助別人、幫助家人。種種願念引領著腳步,成就了一位專業耐心的腸胃科醫師。

自認愛哭又纖細  為家人走入腸胃內科

在北榮完成實習之後,將面臨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的科別選擇。吳文傑醫師笑說,外科醫師就像「醫龍」受人景仰,但是對自己而言過於「操勞」。相較之下,內科一樣能夠救人,並且有更多時間與病患、家屬溝通病情。當時他的首選,是心臟內科與腸胃內科。

「沒選心臟科,是因為我很愛哭!」吳文傑醫師說,心臟科醫師能夠挽救寶貴性命,但也有很多病人其實救不回來,會在心導管室走掉。因此,心臟科醫師的心臟,要比病人更強壯才行。

「我很容易感受病人和家屬的難過,如果每天都經歷這種生死邊緣的話,可能會憂鬱症,哈哈!」自認太過纖細、敏感,於是選擇了能為病人動手術,又能照顧病人肝、膽、胰、脾、腎,看診範圍廣大的腸胃科。再者,家族有胰臟病史,進入腸胃科領域,也有助於照看家人健康。

爽朗的笑聲下,卻有著纖細敏感的性格。看似衝突的特質,融合成一副獨特的俠心仁腸。也為全台灣受「胃食道逆流」所苦的病人,燃起一盞希望的燈火。


吳文傑醫師自認敏感纖細卻成為腸胃科名醫


醫師跑不是病人跑!  能做一百分就不要八十分

翻開吳文傑醫師的臉書、部落格,一眼能看到這些年,他不斷分享各種治療案例與科學研究。其中大部份內容,都與胃食道逆流有關。

其實,吳文傑醫師在2017年起,就開始執行國內首例胃食道逆流「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手術,逐漸吸引各地病人北上求診,這才發現,沒被好好照顧的胃食道逆流患者,遠比想像中的多。

「有很多人從東部、南部甚至外島來看病,我看了很難過,因為病人耗費一整天時間,我只能給他5分鐘、10分鐘。」當時,台灣專門診斷胃食道逆流的儀器和風氣比較不普及,眼見病人們遠道求醫。作為醫者的使命感如同野火,一發不可收拾。

「那時候,有棒球選手特地從台南上來找我,還有老人家遠從高雄上看診,加上台灣那時候專門研究(胃食道逆流)微創手術的醫師不多,我心裡想,應該醫生跑,不要病人跑!」

然而現實困境是,雖然不少醫師願意投入胃食道逆流治療,在健保制度與醫院經營策略之下,許多醫院基本上不願意購買「不賺錢的儀器」,比如食道壓力檢測、24小時酸逆檢測等最新設備,具備齊全的醫院非常少。

手無寸鐵,英雄亦無用武之地。醫師亦然。

所幸,因緣際會之下,吳文傑醫師遇到了員榮醫院及員生醫院的張克士總院長。張院長告訴他,台灣可以做到跟國外一樣好,不要管賺不賺錢的問題,我們要給病人最好的治療。

「因為這句話,我就殺到員林去了。」吳文傑醫師說。

當時,員生醫院剛由員榮醫療體系接手2年,還在打地基階段,耗費了很長時間,才建構起完整的胃食道逆流醫療環境。回顧從前,吳文傑醫師難掩欣慰的說,很多台灣最好最新的治療,都是員生醫院開始做的。他讓患者在台北看門診、到員生醫院做手術,自己幫病人「南北分流」。從此,許多病人不用跋山涉水,也能掛上他的門診。

「我是處女座,強迫性人格,總是想說,既然能做到100分,為什麼只做80分?以前也根本沒想過,我會到中南部看診!」吳文傑醫師笑說。

有這樣的醫師照顧,病人幸莫大焉。

疫情被太太禁止回家 快篩「證明清白」才能抱小孩

疫情被太太禁止回家 快篩「證明清白」才能抱小孩

醫師畢竟屬於高工時行業,再加上台北中山醫院、員生醫院兩地看診,醫生娘不會抱怨嗎?吳文傑醫師笑說,其實去員生醫院任職前,沒問過醫師娘意見,只是告訴她說要去員林,跟她討論如何配合而已。

話雖輕描淡寫,但家中有四個小孩和老人家,對太太只有滿懷感激。沒有太太和家人的全力支持,無法支持他這樣的行醫工作。最近疫情升溫,醫師娘不准他與孩子接觸,連停車在樓下與二樓家人「癡癡相望」也不行,「完全把我當有毒物!」

連準備孩子的文具、餐點想要外送回家,也被太太打槍:「你帶的東西都可能有病毒!」弄得他哭笑不得。近期,醫師娘終於「解封」,要求他回家前先做快篩「證明清白」,全身消毒後才能和孩子接觸。難得回家,終能享受天倫之樂。

吳文傑醫師說,防疫時間一久,連久經戰陣的專業醫師,也會開始想家。然而,疫情恐怕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大家是否應該思考,在未來的台灣,怎麼樣的醫療環境和醫病關係,才是可長可久的?

疫情不會近期消失 台灣人應反思看病慣性

「疫情不會在一、兩年內消失,大家口罩還是要戴好。」話鋒一轉,又回到諄諄衛教的醫者角色。吳文傑醫師提醒,解封之後,仍應避免不必要的人群聚集,降低感染率,也減少醫療能量消耗。隨著各大醫院降載清零,習慣「逛醫院」的台灣民眾,需要徹底反思過去習以為常的「看病慣性」。

「在健保的環境之下,台灣人真的太愛看病!」

吳文傑醫師指出,疫情期間,看診模式出現不少變化,需要定期拿藥的慢性病患,像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多改為只掛心臟科門診,由一位醫師進行整合性醫療。不降反增的是精神科門診,反映出人們在疫情期間面對工作、家庭多重壓力,處在更緊繃的焦慮與恐慌之中。

相反的,腸胃科病人減少許多,過去不斷重覆就診拿藥,拿胃痛藥、脹氣藥、便秘藥的病人,疫情期間不方便來醫院,沒有吃藥也過得安然如常。吳文傑醫師說,如果不是高危險的慢性疾病,或許趁此機會,戒掉依賴藥物的習慣,維持健康生活和行為,會是更好的方式。

百年大疫之後 更要珍惜醫病關係

面對百年大疫,台灣疫情雖有升溫,總體仍控制在一定範圍。人們感激醫護人員堅守崗位,但是,疫情之後呢?

「其實,我們就像消防、軍人、警察一樣,職責所在,就算知道危險,也願意趕赴前線,只希望醫病關係可以保持相互信任,不要疫情期間對醫護人員好,疫情之後,又開始攻擊謾罵。」

吳文傑醫師語露感性,人心易變,醫護人員每每成為疫病時代的英雄,時代之後,何以卻變為狗熊?他說,無論是醫病之間、又或者政府與醫護人員之間,希望不是短暫看重醫療人力的珍貴,疫情過後又開始百般為難。

「這是我最希望的。」這一刻,語重心長之際,又見自然流露的醫者仁心。


吳文傑醫師,現任員榮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員榮醫院胃食道逆流中心主任。經歷包括日本國立癌病中心消化內視鏡科及放射線科研究員、林口長庚醫院內視鏡科研究員臺灣大學附設醫院內視鏡科研究員、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專任主治醫師。主治項目: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食道熱射頻燒灼術、消化性潰瘍以及胃食道逆流、發炎性腸道疾病、消化道癌檢查及治療、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治療、超音波、胃鏡、大腸鏡、早期消化道內視鏡治療


吳文傑醫師

【現任】
.員生醫院肝膽腸胃科 主任
.員生醫院胃食道逆流中心 主任

【學經歷】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前台北榮民總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
.日本國立癌病中心消化內視鏡科及放射線科研究員
.林口長庚醫院內視鏡科研究員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內視鏡科研究員
.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專任主治醫師

【主治項目】
.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
.食道熱射頻燒灼術
.消化性潰瘍以及胃食道逆流
.發炎性腸道疾病
.消化道癌檢查及治療、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治療、
.超音波、胃鏡、大腸鏡、早期消化道內視鏡治療



.FACEBOOK粉絲專頁: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 展開閱讀更多 ↓
別再和馬桶「難分難捨」了!學會3個良好習慣,解決「便秘」不用吃瀉藥
02.08.2023
別再和馬桶「難分難捨」了!學會3個良好習慣,解決「便秘」不用吃瀉藥
READ MORE
會胖不是沒原因!吃飯速度快易胃凸、脹氣、大肚腩 調整「吃飯順序」能改善?
02.08.2023
會胖不是沒原因!吃飯速度快易胃凸、脹氣、大肚腩 調整「吃飯順序」能改善?
READ MORE
2022十大健康新聞! 曬太陽助長男性性慾? 確診康復後能愛愛嗎? 高敏感人格根本不科學?
02.08.2023
2022十大健康新聞! 曬太陽助長男性性慾? 確診康復後能愛愛嗎? 高敏感人格根本不科學?
READ MORE
胃食道逆流進階班  第1堂課-什麼是「胃食道逆流」? 原因為何?
13.07.2023
胃食道逆流進階班 第1堂課-什麼是「胃食道逆流」? 原因為何?
READ MORE
胃食道逆流進階班  第2堂課 - 四大賁門鬆弛引發逆流?
13.07.2023
胃食道逆流進階班 第2堂課 - 四大賁門鬆弛引發逆流?
READ MORE
別再和馬桶「難分難捨」了!學會3個良好習慣,解決「便秘」不用吃瀉藥
21.06.2023
別再和馬桶「難分難捨」了!學會3個良好習慣,解決「便秘」不用吃瀉藥
READ MORE
會胖不是沒原因!吃飯速度快易胃凸、脹氣、大肚腩 調整「吃飯順序」能改善?
21.06.2023
會胖不是沒原因!吃飯速度快易胃凸、脹氣、大肚腩 調整「吃飯順序」能改善?
READ MORE
胃食道逆流不治療恐「食道癌」? 醫師曝改善「2習慣」終結火燒心
21.06.2023
胃食道逆流不治療恐「食道癌」? 醫師曝改善「2習慣」終結火燒心
READ MORE
胃食道逆流有哪些症狀? 該如何治療? 吃胃藥有用嗎? 「2類食物」要避開
21.06.2023
胃食道逆流有哪些症狀? 該如何治療? 吃胃藥有用嗎? 「2類食物」要避開
READ MORE
能做一百分就不做八十分! 南北奔波不辭苦的腸胃科名醫/吳文傑醫師專訪
12.06.2023
能做一百分就不做八十分! 南北奔波不辭苦的腸胃科名醫/吳文傑醫師專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