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時代/李炎諭醫師
一低頭、仰頭肩頸就痛得要命? 醫:恐是「頸椎關節」退化徵兆
頸部持續疼痛影響生活,進行多次治療卻不見起色,究竟是什麼原因所造成?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於社群指出,此前一名患者頸部疼痛未癒,多次採取牽引、徒手治療卻不見起色,且痛楚反覆不斷。疼痛雖不會牽引連至手臂、手指,卻使患者在轉頭或仰頭時總有疼痛與不適感。
經評估症狀與X光檢查後,確認患者的頸椎部位可能出現「小面關節」相關疾患,為一種退化問題,本身需要較長的治療時間;且患者若姿勢不正確,如滑手機低頭、用電腦等,疾病將會更難以痊癒。治療上建議使用超音波導引注射、或在復健的基礎上加入藥物與運動復健治療,會是較為適當的做法。
李炎諭醫師說明,頸椎小面關節疾患是常見的頸椎疼痛原因,大約有5成的慢性頸椎疼痛皆屬此類。小面關節的功能是在肌肉帶動下,完成頸椎屈曲(低頭)或伸展(仰頭)的動作,並且有穩定脊椎的作用。而其疼痛的原因大多來自於退化所造成的發炎、軟骨磨損。
年長者、低頭族都是風險族群? 肩頸部位有「放射性痛感」快就醫
李炎諭醫師表示,頸椎小面關節退化的成因眾多,如年紀、姿勢不良而等,導致發炎、軟骨磨損、長骨刺,甚至造成慢性肩頸疼痛,在臨床上皆不算少見。常見症狀為「慢性肩頸疼痛」,一般而言肩頸與肩胛骨會有「放射性痛感」,但較不容易延伸至手臂或手指。
為何患者即使接受牽引與徒手治療,痛楚仍然存在?李炎諭醫師解釋,小面關節疼痛屬「退化」問題,需要較長期的治療時間。一般而言,臨床上就可以診斷出此疾病,如透過結合X光、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MRI)等方式做進一步確認,查看是否有滑脫、合併椎間盤問題與神經壓迫;診斷的黃金準則則是「神經根內側枝阻斷術」。
頸椎小面關節退化的治療選擇? 3種復健動作在家也能做?
至於頸椎小面關節退化的治療選擇有哪些?李炎諭醫師指出,治療的選擇從最簡單的消炎止痛藥物、儀器物理治療(如牽引治療)、徒手治療、運動治療,到侵入性的神經根內側枝阻斷術、增生治療、射頻燒灼術甚至是手術都可以採用,主要仍是以個案的症狀與需求安排診治。
運動訓練與復健方面,李炎諭醫師則建議,可以透過3種復健方式緩解症狀:
.Y to W運動:
1. 輕縮下巴並挺胸,將手伸直(Y),不聳肩且肩胛骨夾緊。
2. 手慢慢彎下(W),保持不聳肩且肩胛骨夾緊。
3. 各維持10秒,重複10次,過程中輕縮小腹
.頸部伸展:
1. 右手往上抱住頭部左側,並朝右側伸展。
2. 維持15秒後換邊。
3. 每天可做3-5次。
2. 維持15秒後換邊。
3. 每天可做3-5次。
.胸椎活動度運動(跪拜姿)
1. 保持跪姿姿勢,雙手肘靠在床墊或椅子上。
2. 先將胸椎拱起,背部肌肉出力將胸椎拉伸。
3. 拉伸至極限後停住5秒,重複10次。
4. 腰部與骨盆皆呈跪姿不特別發力。
總的而言,李炎諭醫師表示,頸椎小面關節退化並不算少見,但往往常被患者所忽視。若受到肩頸疼痛所苦已久,但卻找不出明確原因,應盡速諮詢復健科或骨科醫師,討論最適合的診治方式,以期症狀及早康復、回歸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