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容易傷膝蓋、壞關節? 醫澄清:「不運動」才是關節退化禍首!
「跑步」可近性高、費用低廉,是國人散步以外最常做的運動。不過,也有不少民眾擔憂膝蓋退化或受傷,因此對跑步敬而遠之。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於社群貼文表示,適度的跑步行為不僅不會造成膝蓋退化,甚至能減少膝蓋退化開刀的機率,呼籲民眾勿抱持錯誤迷思。
李炎諭醫師表示,已有文獻指出,適量的慢跑運動可以促進關節健康,甚至能降低膝蓋退化開刀的機率。另外,也有統合性分析文獻指出,非競賽型的慢跑運動者,比起競賽型跑者與久坐族群,更少發生膝蓋退化。即便是平均50歲以上的長輩規律跑步,也不會增加膝關節退化的風險。
李炎諭醫師表示,跑步在醫學實證上的好處如下:降低心臟病死亡率、癌症死亡率與全因死亡率、降低體重、降低血脂肪、提升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預防膝蓋退化,甚至也有助於改善情緒。若跑步後膝蓋關節、足部出現明顯疼痛,要注意可能是「跑姿不正確」、或跑前無適度伸展所導致。
跑步完「膝蓋痛」根本不該發生? 醫解答跑者常見「3大問題」
除了擔憂跑步導致膝蓋受傷,李炎諭醫師表示,診間也常有民眾抱怨跑步後膝蓋出現明顯不適;也有慢性病患者害怕跑步會影響病情。事實上,跑步完出現膝蓋疼痛絕非正常現象,可能是跑步時足部落地的方式不正確,或跑前、跑後無適當的拉筋或暖身。建議民眾可透過跑前暖身和跑後拉筋,緩解疼痛或不適感,或使用滾筒、筋膜槍等工具放鬆。如果疼痛狀況依然存在,可能就要就醫進一步評估狀況。
若沒有運動習慣、目前有體重過重甚至罹患慢性病,究竟是否適合跑步?李炎諭醫師說明,從未有運動習慣或是較為肥胖的人,可以先從「低衝擊運動」做起,如快走、傾斜跑步機、滑步機、固定式腳踏車、水中走路或游泳開始,以能夠持之以恆的運動模式為主。而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若對於跑步等運動有所擔憂,依照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建議,可以事先諮詢醫師做評估,或使用「PAR-Q問卷」做篩選。
李炎諭醫師解釋,適量的跑步雖然不傷膝蓋,但個體間存在差異,每個人的「適量」可能略有不同。不過,基本上每週跑20-40公里以下,實是無須過度擔心,或每次跑30分鐘至1小時也是可接受的範圍,大部分民眾要擔心的是「運動量不足」而非「過量」。另外,研究顯示跑多或跑少對死亡率的影響沒有明顯差異,所以重點還是「要運動」。
最後,李炎諭醫師表示,慢跑僅是有氧運動的其中一種,而運動最忌「偏食」,單一運動的過度訓練仍是過猶不及。因此建議除了跑步外,也可搭配快走、爬山、騎自行車、打球等自己喜歡的運動種類,以能達到一定心律、做起來使心情愉快為主。另外,有氧也別忽略搭配阻力訓練、核心訓練跟伸展運動並行,不僅對減重更為有利,也能使肌肉量增加、減少運動後受傷的風險。
參考文獻:
J Am Coll Cardiol. 2014 Aug 5; 64(5): 472–481.
Br J Sports Med. 2020 Aug; 54(15):898-905.
Sports Med. 2015; 45(10): 1455–1468.
Psychiatr Danub. 2020 Sep;32(Suppl 2):2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