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名人
生醫時代訪問醫學領域名人、醫師、營養師與藥師等人物。


皮膚突然「腫一大包」是粉瘤發作? 醫師 2方法徹底根除
身上長突然長出疑似痘痘或更大的不明腫塊,可能不是粉刺或青春痘等問題,而是更為棘手的「粉瘤」作怪?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皮膚科專任主治醫師劉洋豪醫師受訪指出,粉瘤的正式名稱為「表皮囊腫」,為最常見的一種皮膚囊腫。

鄉下阿伯工作時弄破眼球,幾天後發現視力變差才到診所就醫…
弄破眼球,好幾天後赫然發現視力很差,才到診所就診!檢查後發現一個不算小的角膜全層撕裂傷在瞳孔旁邊前房塌陷、角膜變形,我覺得裂傷位置太靠近瞳孔,先戴治療型隱形眼鏡試試看。

72歲阿伯,幾乎完全看不見才來就診…阿伯: 身體好好只有眼睛壞掉而已
我: 怎麼拖到白內障這麼熟、都看不見了才來看診? 他: 這隻眼睛是這幾個月才漸漸壞掉的! 我: 你有糖尿病或其他疾病嗎? 他: 沒有,身體都很好,就這隻眼睛不知為何壞掉而已。

下背痛,痛到無法煮飯?俗稱『長骨刺』的小面關節症候群,可能找上你了!
下背痛?!小面關節症候群可能找上你了! 今天跟大家聊聊「增生療法」如何幫助改善小關節面症候群的下背痛。 台中一名50多歲鄭姓婦人,因工作需長期背行李拜訪客戶,日積月累造成下背痛,雖遍尋偏方仍無效果,近日更是痛到連煮飯都有困難,就醫後才確診為「 #小面關節症候群 」。復健科醫師,也是跨領域跑進開刀房做治療的疼痛科醫師。吳書毅 疼痛&復健雙專科醫師 – 定位疼痛 走出病痛 期待可以跟您分享如何治療及定位疼痛,也鼓勵您主動運動,最後走出病痛。

2022十大健康新聞! 曬太陽助長男性性慾? 確診康復後能愛愛嗎? 高敏感人格根本不科學?
2022年面臨Omicron變疫株肆虐,新興傳染病的相關研究方興未艾。同時,疫苗技術的突破,也推動癌症疫苗的研發往前邁進,而癌症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的應用開發也在不斷邁進。

工作太累手腕痛? 他22歲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 醫:2徵兆出現快就醫
工作完手指、手腕疼痛,但休息、治療甚至復健也不見好轉,要注意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林口長庚醫院風溼過敏科蔡昀臻醫師表示,過去曾經收治一名20多歲男性寵物美容師,因手腕疼痛至復健科求診,治療一段時間未見改善,才檢查出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且關節已有侵蝕及融合,手腕幾乎無法彎曲。

不到40歲一堆人「老花眼」! 開過雷射手術就沒救了嗎?
長時間工作、追劇、看手機,現代人大量用眼的生活型態,導致「老花眼」年齡呈現下降趨勢。眼科醫師張聰麒表示,曾經收治一名不到40歲的牙醫師,因為老花問題進行雷射手術,不料因為頻繁看診、讀書,導致視力退化,老花眼再度找上門。工作時需要經常切換不同度數的眼鏡,才能順利地解釋病情與簽署文件,甚至影響到看診過程,對日常生活造成眾多不便。

一低頭、仰頭肩頸就痛得要命? 醫曝難治原因:「1關節組織」已經開始退化
頸部持續疼痛影響生活,進行多次治療卻不見起色,究竟是什麼原因所造成?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於社群指出,此前一名患者頸部疼痛未癒,多次採取牽引、徒手治療卻不見起色,且痛楚反覆不斷。疼痛雖不會牽引連至手臂、手指,卻使患者在轉頭或仰頭時總有疼痛與不適感。

久坐後膝蓋卡住是「髕骨外翻」? 軟骨磨光恐提早退化 1症狀出現快檢查
每當久坐久站完變換姿勢,膝蓋前側就會疼痛不適,不只要當心退化性關節炎,也可能是「髕骨外翻」徵兆?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吳易澄接受《潮健康》採訪指出,髕骨外翻是「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PFPS)原因之一,為髕骨下軟骨持續磨損而造成膝蓋前側不舒服與疼痛,多數是股骨內、外側肌群不穩定而導致的結構性傷害。

不只打球碰撞傷膝蓋! 膝蓋受傷後能重訓嗎? 打PRP能加快恢復運動?
膝關節由大腿的股骨、小腿的脛骨與腓骨、跟前方的髕骨構成,不只是承擔負重功能,更是人體進行運動時活動頻率最高的關節之一。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吳易澄指出,國人最常見的膝蓋運動傷害,以運動中強力拉扯、發生碰撞,造成肌肉拉傷、挫傷為主,表現多為組織腫脹合併疼痛。非碰撞類運動如慢跑或自行車等個人運動,則因反覆動作累積成運動傷害,可能引起髕骨肌腱炎、韌帶慢性發炎等。

跑太多恐骨折? 醫盤點7大常見跑步傷害:挑錯鞋、沒伸展更慘
被普遍認為上手度高的「跑步」運動,也可能導致嚴重的運動傷害?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吳易澄醫師受訪表示,對跑步的熟稔度不同,受傷的程度也會有所差異。如跑步新手常見的運動傷害如肌肉拉傷、腳踝穩定度不足導致腳踝扭傷,也可能因選用鞋子不當、地面衝擊力過強引發足底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