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瀏覽的是我們在Google的加速版網頁,你可以點選Logo回到主網站取得更多的資訊

『你累了嗎?當家長耗竭時』

自我照顧是件非常重要的事,一天中排出一點點時間(15-20分鐘),專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或是放鬆。「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自我照顧可以幫助我們在緊湊生活步調中,安排好品質的休息時間,為身心充電。使得情緒狀態穩定、保有彈性,有更多的心理空間思考、涵容所處的人事物。

『界限會讓孩子感到安全和滿足』

清楚的界限設置會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及滿足感,他們可以感受到父母是有能力阻止、保護自己的。相反的,模糊或是不一致的界限,可能會讓孩子不確定什麼是可行與不可行,變得容易去試探家長底線在哪,什麼時候會阻止自己,會想確定界限在哪。孩子需要家長的幫忙去知道限制在哪,如果放任孩子去測試,孩子承擔太多選擇和權力,卻不會使用的時候,會產生很多內在不安。

每天喝含糖飲料 當心「類成癮」惡性循環? 源頭可能是壓力情緒?

每天總是忍不住訂手搖杯,辦公桌上一定有含糖飲料不喝就難受,算是成癮行為嗎?四季心心理諮商所所長蘇琮祺心理師解釋,「成癮行為」在心理學有嚴格定義,必須具備四種特徵:不用不行(強迫性)、越用越多(耐受性)、不用會痛苦(戒斷性)、會影響正常生活(傷害性)

『情緒在說話,不要急著把它變不見』

不想感覺的情緒不管多麽想要否認某些情緒的存在,但情緒仍然影響著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不願感受的情緒,當身邊的人有類似的情緒產生時,我們會變得能以忍受。也許我們開始願意去感覺這些被我們屏除在外的感覺時,會發現自己變得更有彈性。

台灣重度憂鬱人口破百萬? 醫揭5大原因讓患者「束手無策」

演藝圈天后李玟驟然離世且傳出多年受憂鬱症所苦。據衛福部《自殺防治手冊》指出,自殺族群七成以上有憂鬱症,而罹患憂鬱症的自殺風險約為一般人的20倍。更值得注意的是,憂鬱症潛在盛行率高於大眾想像,若未及時尋求適當協助以及親友支持,恐增加自殺風險。

讓生命找到更多進步可能!減重也能變快樂/蘇琮祺心理師專訪

採訪蘇琮祺心理師時,總是讓人感覺世界豁然明亮。話語中充滿溫暖力量,又兼具有條不紊的清晰邏輯,很難想像,其實他原先的志向並不在此。